大家好,我是本站小编。在手机主板上,存在着许多如bda矩阵式焊球封装芯片这样的元件。既然我们从事的是芯片级维修工作,那必然与芯片的维修紧密相关。大家都知道,芯片是通过光刻机制造出来的,其精度达到了纳米级别。所以当芯片本体损坏时,通过手工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,这并不现实,因此芯片坏了通常只能进行更换。但在此之前,我们必须掌握判断芯片损坏的能力以及拆装芯片的技术。从这个视频开始,我将持续为大家更新主板上各类芯片的拆装方法,包括小芯片、大芯片,有玻璃材质的芯片以及纤维材质的芯片,有不封胶的,还有封胶的。不同类型芯片的拆装手法既有相同点,也有不同之处,最后还会涉及到完美拆装CPU。如果大家能跟着我的视频练习,直至学会拆装CPU,那基本上就算入行了。我们的视频是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逐步递增的,为了照顾新手,这个视频就从不封胶的小芯片开始讲解。

在拆芯片之前,明确记住芯片的引脚位置至关重要,因为芯片底脚的每一个引脚都有其特定定义,装错芯片方向会导致短路,甚至烧坏其他元器件。我们可以看到,在芯片的某一个角通常会有一个三角符号或者小圆点,这就是芯片的一角位置。当然,有些芯片在主板的对应位置也会有一个直角符号,同样代表芯片的一角位置。若芯片和主板上都没有一角标记,那就需要我们人为做标记。随便选定芯片的一个角,无论其是否为真正的一角,都将其视为一角,用红油在这个角涂抹一个点,同时在主板的对应位置也涂一个点,这样安装芯片时就不会装错方向。之后用微灯固化一下,再打上助焊剂,焊油或者松香都可以。接下来,使用801直风枪,将温度调至450度,风速设为40,用镊子轻轻夹住芯片往上提,使主板悬空,风枪口对着芯片加热。当吸点达到4容分容的时候,主板会自然掉落,芯片也就拆下来了。

此时大家可能好奇,为什么要夹住芯片把主板提起来拆呢?我们可以看到,在芯片的周围以及背面都有封胶的元器件。如果完全放开加热,等芯片的锡融化时,旁边的封胶元器件也会爆锡,所以对温度的把控必须非常精准。拆下芯片后,趁主板还未完全散热,要抓紧时间处理焊盘。打上焊油,用烙铁配合新一代托平焊盘,托的时候烙铁温度要开高一点,这里我设为400度,因为主板散热快,温度低烙铁头会粘到焊盘,若使劲拉扯就会把焊盘扯掉。处理完焊盘,接着处理芯片,同样打上焊油,在烙铁头上镀一个锡球。注意,处理芯片时烙铁温度要开低一点,我这里设为290度,因为芯片脱离主板后散热能力很差,烙铁温度高容易把芯片烫坏甚至烫裂,所以烙铁温度要根据情况灵活调整,在铜箔面积多的地方开高一点,在散热能力差的芯片上开低一点。处理完芯片后清洗干净,用万用执行网对准位置,抹吸刀刮取183度中温吸浆。新鲜的吸浆水分含量较多,要用无尘布包住捏一下,吸走多余水分,然后开始抹锡。抹锡时按压直系网的手切记不要动,否则直系网下面的芯片会产生位移。

抹完锡后,用无尘布擦去直系网表面多余的锡,擦的时候一定要轻,不要用力往下按,以免因挤压使底下的锡串在一起,若出现这种情况就只能擦掉重新来。擦完后用镊子轻轻按压,接着用801直喷枪300度把锡吹化成球。吹完后不要立刻移动镊子,要吹口气使其降温,然后用镊子戳一下取下芯片。镊子夹住芯片再次加热,让锡球有归位动作。在主板焊盘涂抹适量助焊剂,把芯片放上去,大致放置就行,不用特别精准,因为锡熔化后芯片会自动归位。放好后用801直风枪,温度调至400度,新手风速建议20 - 30,风速太高容易把芯片吹飞,对着芯片加热。等温度到了,底下的焊油会冒出来,芯片会有下沉动作,这时用镊子轻轻推动一下,让芯片归位,推动距离要小于一个焊盘的间距,推多了会导致整排错位。归位完成后芯片就焊接好了,再用风枪多吹几口“82年的仙气”使其降温,最后用棉花擦干净。这个视频较长,细节众多,建议大家多看几遍,并且一定要多加练习,切勿眼高手低,不要觉得看完视频就学会了。下个视频,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其他芯片的拆装方法。